推普宣传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推普宣传 >> 正文

童语兴乡土 普光耀四方

在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深刻把握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这一新时代语言文化工作主线之际,新乡学院人文学院“童语兴乡土,普光耀四方”推普实践团积极响应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的伟大号召,带着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、消除语言交流壁垒的坚定信念,深入基层,走向各地。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在活动期间进行了问卷调查,面向社会群众,儿童等群体进行宣传。实践团成员以青春之名,架起语言沟通的桥梁,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文化繁荣与民族团结进步书写崭新篇章,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。

实践团成员首先在社区内开展问卷调查,主要了解社区内儿童的普通话日常使用频率、家长对孩子学说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以及家庭的语言交际环境等情况,为后续更精准地开展推普活动提供数据支撑。根据调查情况,成员们深刻体悟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,比如:社区组织的儿童活动现场,不同的方言让小伙伴们面面相觑,欢声笑语里藏着几分拘谨。普通话,本应是连接彼此的彩虹桥。加速让它走进孩子们的生活。让交流更畅通,让笑容更灿烂。

(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学习甲骨文制作的卡片。温莉供图)

(图为实践团成员引领小朋友学习甲骨文的知识。温莉供图)

在活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精心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文化活动,引领小朋友们踏上了一场探寻甲骨文奥秘的奇妙之旅,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语言文化的璀璨火种。实践团成员精选日、月、山、竹、火、人、雨、大等12个象形度高、贴近生活,制作甲骨文卡片。一面呈现甲骨文图形,另一面标注现代汉字、拼音与普通话释义,让小朋友们切身体会汉字的魅力。实践团成员化身温暖的文化引路人,将小朋友们带入神秘而古老的甲骨文世界。孩子们如同好奇的探险家,透过那些古老的刻画符号,触摸到文字所蕴含的磅礴力量,清晰勾勒出汉字从萌芽到繁茂的演变脉络。欢声笑语中,小朋友们积极参与,用纯真的目光和灵动的小手,解锁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。这场活动如同一束光,照亮了孩子们的语言认知之路,点燃了他们对汉字的热爱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传承文化的坚定信念。

(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开设普通话课堂。殷召惠供图)

实践团成员在活动期间积极开展普通话课堂,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,让孩子们更好的接受文字的相关知识。“小朋友们看,这个像不像三座连起来的小山?”在拼音学习课堂上,实践团成员举起手绘的甲骨文“山”字卡片,孩子们立刻被这像图画一样的文字吸引。实践团成员没有直接讲解拼音规则,而是结合教材里的插图故事,把“shān”的发音融入“山里有只小老虎”的情境中:“小老虎在山里吼叫,我们读‘山’的时候,舌尖要像小老虎爬山坡一样翘起来哦!”孩子跟着模仿发音,在故事里轻松掌握了翘舌音的发音技也收获了开心和快乐。

(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引导小朋友学习普通话。侯希睿供图)

在此次活动过程中,孩子们对普通话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学习态度,也让成员们看到了普通话在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。当孩子们用稚嫩却标准的普通话朗诵诗歌、讲述故事时,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文化传承的号角,传递着希望与未来。普通话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,让他们能够更广泛地汲取文化的养分,拓宽视野,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上一条:普韵融非遗 匠心传万家 下一条:我校第27届推普周活动落下帷幕

关闭